姜晨给冯远征教授腾了个位置,让他能更好地琢磨其中的一些原理。

    此刻的这位龙国军是专家,火箭领域前森院长的左膀右臂,已经被深深地折服。

    实际上,姜晨并没有立刻将脑海中经过系统优化的所有细节全盘托出。

    他知道,那样做太过惊世骇俗,也难以解释。

    他只是挑选了几个最为关键,也最容易理解的技术点,用尽可能清晰和专业的语言进行了阐述,点出了“东风二号改”在一级发动机燃料喷注系统、二级火箭级间分离时序控制以及弹头再入姿态稳定性设计上可能存在的缺陷,并给出了初步的改进方向。

    即便只是这冰山一角,也足以让冯远征教授这位浸淫航天领域数十年的老专家拍案叫绝,连连称赞姜晨的思路“神来之笔””。

    而冯振国司令员,虽然不懂具体的技术细节,但他从冯远征教授那激动得几乎手舞足蹈的表情中,也能判断出,姜晨提出的这些“想法”,绝对具有极高的价值!

    困扰了龙国顶尖科学家团队许久的技术瓶颈,似乎真的在这个年轻人的三言两语之间,找到了突破的曙光!

    姜晨这小子,至少能抵得上三个师!

    “好!好小子!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们失望!”冯振国司令员用力地拍着姜晨的肩膀,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前森院长要是知道了,肯定会高兴坏了!我们龙国的‘东风’,有救了!有救了!”

    冯远征教授也拉着姜晨的手,连连说道:“姜晨同志,你提出的这几个改进方向,都非常关键!特别是燃料喷注单元的优化设计,简直是……一针见血!我们之前也尝试过多种方案,但都没有想到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如此精妙的调整!你……你简直是个天才!”

    面对两位长辈毫不吝啬的赞誉,姜晨只是谦虚地笑了笑:“司令员,冯教授,这只是一些初步的想法,具体是否可行,还需要经过详细的计算、论证和试验验证。火箭科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冯振国司令员大手一挥:“这个你放心!只要你的思路是正确的,后续的计算、论证和试验,国家会不惜一切代价投入!前院长那边,我会亲自去汇报,我相信他一定会全力支持你的想法!不,不是支持,是……全力配合!”

    他看了一眼桌上那份“东风二号改”的图纸,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姜晨,关于‘东风二号改’项目的技术攻关,我正式邀请你加入核心技术顾问组!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需要什么资源,军区全力保障!”

    姜晨心中暗道,这五百万龙国币的“系统算力”借贷,总算是没有白费。

    虽然他现在还没有能力去兑换系统商城里那些动辄几亿、几十亿的完整弹道导弹技术,但仅仅是利用系统对现有图纸进行缺陷分析和数据优化,就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效果。

    这让他对系统能力的认知,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为他未来的发展思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既然直接研发全新的、跨时代的武器装备,受限于资金、技术积累和时间等诸多因素,现阶段难以一步到位,那么,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升级和改造,使其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战斗力,这无疑是一条更具可行性,也更符合当前国情的道路。

    其实,从他最早接触的改进型63式自动步枪开始,就属于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思路。

    只不过那一次,是系统直接提供了成熟的改进方案。

    因为龙国专家们压根就没想过在那款近乎被淘汰的步枪上浪费时间,直接研发新的制式装备会比改良更加效率。

    但弹道导弹可不一样。

    这样的灭国武器可谓是十年磨一剑,每一次的更新换代都将改变世界格局,可不是轻武器能碰瓷的。

    而要在短时间内重新设计一款全新的弹道导弹,也颇为不现实。

    即便研制出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弹头,发射平台以及相应的后勤等也是个问题。